6條中有1條即為糖尿病高危人群 對照自查!
明天是第15個“聯合國糖尿病日”,今年的主題為“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”。為貫徹落實《健康中國行動(2019-2030年)》有關要求,推進糖尿病防治工作,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曾組織修訂了糖尿病防治核心信息。你都了解嗎?
![]() |
通訊員 楊璞
揚子晚報/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呂彥霖
具備以下因素之一,即為糖尿病高危人群
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病科主任張永文介紹,最新修訂的糖尿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第一條就提到了糖尿病高危人群,具備以下因素之一,即為糖尿病高危人群。
1.超重與肥胖;
2.高血壓;
3.血脂異常;
4.糖尿病家族史;
5.妊娠糖尿病史;
6.巨大兒(出生體重≥4Kg)生育史。
從數值上來說,6.1 mmol/L≤空腹血糖(FBG)<7.0mmol/L,或7.8mmol/L≤糖負荷2小時血糖(2hPG)<11.1mmol/L,為糖調節受損,也稱糖尿病前期,屬于糖尿病的極高危人群。
張永文特別強調,肥胖是糖尿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。高熱量、高脂肪食物的過度攝入,更易引起胰島素抵抗,從而增加發生糖尿病的概率。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在確診之前,生活中飲食上都沒有節制,而且有些人很喜歡吃甜的食物,導致容易出現肥胖而引發疾病。
另一方面,糖尿病與高血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,它們互為“禍根”。高血壓患者中,有不少血糖水平和血漿胰島素水平高于正常人群。還有一個與高血壓病和糖尿病都有關的原因,叫做“胰島素抵抗”。如果高血壓患者的胰島素難以承受長期高負荷的重壓,終被累垮,功能逐漸減退至衰竭,直至無力分泌胰島素,體內血糖便急劇上升,引發糖尿病。因此,張永文提醒,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注意監測血糖,如有異常應及時到內分泌病科就診。
@40+的你,別忘了每年檢測血糖
糖尿病并非不可防不可控,張永文表示,預防糖尿病一定要注意保持合理膳食、經常運動的健康生活方式?!敖】等巳簭?0歲開始每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。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議每半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時血糖?!?/p>
糖尿病前期人群要及早干預。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,使超重肥胖者體重指數達到或接近24,或體重至少下降7%,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發生糖尿病的風險下降35%-58%。
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降糖、降壓、調整血脂和控制體重,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如戒煙、限酒、控油、減鹽和增加體力活動,可明顯減少糖尿病并發癥發生的風險。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有效方法,自我血糖監測應在專業醫生和/或護士的指導下開展。
張永文認為,如果患上糖尿病也不要恐懼,更不要諱疾忌醫,積極治療糖尿病,平穩控制病情,延緩并發癥,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樣享受生活。
中醫環節“消渴”癥狀有妙方
記者了解到,糖尿病隸屬于中醫學“消渴”范疇。消,包括上消、中消和下消三個方面,其中上消的特征就是口干、口渴,多由陰虛燥熱引起。日??赏ㄟ^中醫養生保健方法緩解癥狀。這里為大家介紹兩種具體方法:
第一種:赤龍攪海
1.先把舌尖放在外側牙齦的右上部位,從右上外側牙齦,向左上外側牙齦緩緩地移動,然后再回來,來回做3次。
2.舌尖貼在上牙齦內側從右上開始,移動到左上,來回做3次。
3.舌尖貼在下牙齦外側,從右外側向下再向左外側移動,來回做3次。
4.舌尖從下牙齦的內側開始,從右側向左側攪動,共重復3次。
第二種:鼓漱吞津
分泌較多的唾液以后,將唾液在嘴里像漱口一樣鼓漱。在漱口的過程當中,唾液就會更大量地分泌,然后分成三口緩緩咽下。